在杭州西湖边附近,你可以去西湖文化广场或者沿着湖边的商业街区寻找一些特色小店,这些店铺可能会有少数民族穿的衣服。另外,你也可以去杭州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例如临平区、萧山区等地,那里可能会有更多的选择。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溪
在杭州西湖区的西边有个“千年古镇”,据史书记载,从宋至清,这里始终“百业兴旺、商业繁荣”,所以曾被唤作“西溪市”。又根据清光绪《钱塘县志》所述:“宋建炎三年(1129 年)七月, 高宗南渡,幸西溪,初欲建都于此,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然后此地便被改名为留下,并一直沿用至今。
可惜留下虽然有着“钱塘门外第一镇”的美誉,但终归受地理位置影响,别说外地游客了,很多本地人都知之甚少。好在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地铁3号线更是穿镇而过,几乎可以直达),这座颇具历史底蕴的古镇,才渐渐跃入大众的眼帘。
虽然我是慕“留下老街”的大名而来,但其实称之为古镇也不为过。在“留下历史文化街区”正门(有石碑这头)的马路对面,可以看到这块刻有“留下古镇”的大石头,大概是因为饱受风雨侵蚀,字迹已经显得有些暗淡。至于为什么这一估路鲜有人提及,个人觉得大概和这里的河水水质有点关系(吐槽开始)。
刚发现临近尽头处的这条矴步时,确实倍感欣喜,但小心翼翼走上去后,就很快被一股淡淡的“腥臭”给惊到了,哪怕水质清冽,哪怕能看到河底的水草和乱石。然后再四处打量并推测,可能是那几个直径至少两三米的排水口的“功劳”。不得不说,和垃圾填埋和焚烧场一样,一个城市的废水同样需要排放,难道这里就是杭州城西的一个重要出口?
当然,只要你不靠近这条矴步石阶,是完全感受不到难闻气味的。岸边的风景极美,加上种着不少腊梅和樱花梅花树,甚至偶尔还有花香扑面而来。
话说回来,现在的留下历史文化街区在经过几年时间的修缮和改造后,确实为我们真实再现了“一水穿镇、两岸临屋、三桥横卧”和留下河的“水清、流畅、景美、岸绿”的历史风貌,尽展“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韵。老街岸边的建筑依旧以古朴的粉墙黛瓦为主,一侧有宽四五米的步行街,另一侧则较为狭窄,临水设有过道和走廊,几座古桥相隔几十米,横跨于碧绿的河水之上,把两岸连接在一起。听“熟悉”这里的朋友说:“这儿曾是古玩市场,大概是生意不景气,好像早就搬差不多了。”
而穿过马路后的这一段,河岸同样一宽一窄,只是不再有临街店面或其它建筑,仅立着两堵围墙,把古街和居民楼或者什么企业分隔开来。因为这里显得更加僻静,所以就算是下午,也有几位老人家正在锻炼身体。
在西湖旁边,有一家包子铺,名字叫做“南方大包”,是西湖附近最有名气的一家包子铺了,从开业到现在已经有整整28年的历史了,一直都是深受附近居民的喜爱。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首先是这里的价格,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各种景区附近的商铺售价都会高上不少,而西湖这里也不例外,不管是任何一种美食的价格都要比外面贵上一些,可是这家包子铺这么多年来却很少涨价,基本上可以说是西湖最实惠的小吃店了。一个包子两块五足足有拳头大,吃两个就饱了。
再加上他们的包子味道都很不错,这里常年只卖两种包子,一个是传统的肉包子,还有一个则是油包,也就是加了猪油的豆沙包,这两种包子的味道相差很大,但是都是同样的美味,肉包选用的都是最新鲜的的猪肉,一口咬下去还能够吃到猪肉的那股鲜味,而油包里面的豆沙虽然很甜,但是不会让人觉得很腻,里面的猪油也可以为这个包子增加更多的风味。
每天,只要路过的游客,首先就被“南方大包”店面前,长长的队伍吸引,不由自主的会跟随“接龙”,成为西湖边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