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
xīng ㄒㄧㄥˉ
1. 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球。恒~。行(xíng )~。卫~。披~戴月。
2. 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儿。
3. 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
4. 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将军。
5. 形容夜间:~行。~奔。
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宿。
7. 像星一样排列,分散:~~点点。
8. 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影~。歌~。
9. 古代妇女面上所饰的花点。
10. 以星象推算吉凶祸福的方术:~术。~相(xiàng )。
曐
星(拼音:xīng),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可见,远在约4000多年前,我们的古人就开始仰望星空。
“晶”是“曐”的本字;而“星”是“曐”的异体字。
晶,表示众日同天、闪烁发光,即天穹夜幕中的闪烁星群。
当“晶”的“星群”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生”另造“曐”代替,表示夜幕中“无中生有”的星群。造字本义:名词,从空寂的夜幕中凭空出现的众多发光天体。
星星在夜空中是微小的点,所以“星”字又指微小的东西,如:汗星、唾沫星。
因为流星划过天空时会发出耀眼的光芒,“星”又引申为在某一领域有特别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如:歌星、影星、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