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龙塔介绍
见龙塔,俗称仙沟塔,位于定安县老城东南约7公里的龙滚坡,今为塔岭新市区中间地带。据《定安县文物志》(许荣颂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记载,塔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成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由知县伍文运、绅士林起鹤(潭榄村人)捐资倡建在先,知县吴先举、绅士莫宏(山椒村人)续建而成于后。是海南省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塔之一。
塔身由特制青砖砌成,共7层,总高27米,依据易经八卦设计为八面体,底层外围每面宽3.52米,内围每面2.9米,内径3.92米,底层墙厚2.73米,墙上分别印有日、月、星、辰、天、地、玄、黄等字,底层正门上方刻有“风调雨顺,国
定安——见龙塔
海南省定安县城南郊约三公里远的一片树林苍翠的山岗上,屹立着一座结构独特的古塔——见龙塔。有着传奇故事。
该塔取名“见龙”,据说是建塔开工时,忽然天空昏暗,雷闪电明,狂风大作,一道闪亮从塔基底跃起,建筑工地人员目登口呆傻乎乎地望着。主持人赶紧烧香祭拜,约10分钟恢复平静时山坡上有龙腾起(龙卷风),龙神显灵,风水宝地,见龙由来,故此得名。见龙塔当地人亦俗称仙沟塔。因是坐落于仙沟镇附近。该塔始建于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当时定安知县伍文运、绅士林起鹤(定安谭榄人)筹款兴建,因款子筹得不够,只得半途歇工。直至十六年后,(1767年),定安知县吴先举等人才捐资持建而成。塔高25米,呈八角形,共七层,底层外围地面3.52米,内围每面2.92米,内径3.92米,底层墙厚2.73米。登塔之梯,建于墙内侧,盘旋而上,塔内每一层的中间都是空的。每层塔的地板,下拱上平,中间均有一个相当于全层地板面积一半的圆孔,从塔底可直望塔顶,塔顶为圆形,光滑雪白。像是缀上一颗特大的珍珠,据说在建塔时,内面安有一枚金块,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鬼子盗走。塔檐是特制的瓷瓦,呈波浪状,在绿树掩映下更显得雄伟壮观。
解放后,人民政府将它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多次修缮,才得以完整保存至今。
定安是适合带小孩游玩的地方。
因为定安地处海边,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空气清新,适合孩子们呼吸,也提供了许多户外游玩的机会,例如:沙滩、公园、动物园等等。
此外,定安的交通便利,有多种交通工具,例如飞机、火车、公共汽车可以抵达该地。
这也使得游客可以更方便地带着孩子前往定安游玩。
白石老街、三门岛、天涯海角等,这些景点都很适合家庭游玩,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这个地方的魅力和历史。
同时,定安的美食也是很有名的,可以让孩子们品尝到各种特色美食,增加孩子们的食欲和兴趣。
总的来说,定安是一个很适合带小孩游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