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可以用以下材料:
1.一根细铜导线
2.绕在铁芯上的铜线
3.一节小电池
4.绝缘胶带
5.铁块或钉子(可以吸附)
接下来就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制作电磁铁:
1.将细铜导线绕在一根小铁芯上,将两端留出一段,约10cm左右,并在两端用绝缘胶带包裹。
2.将绕在铁芯上的铜线两端剥开一小段,然后将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绕在铁芯上的铜线的两端。
3.将电池的正负极与导线的两段连接,如果操作正确,在导线上应该会产生电流。
4.将电池与线圈的连接处用绝缘胶带进行绑扎,使其牢固。
5.将铁块或钉子浸入导线中走电,这时导线就会形成一个磁场,从而使铁块或钉子具有磁性并可以被吸附。
总之,制作电磁铁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但在实际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或热烫伤。
第一单元
1、太阳的东升西落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有关。
2、太阳升起就是白天,落下就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时围绕一条假象的轴,人们称之为地轴。
3、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地球和别的行星一起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
4、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的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地球自转同时,也在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地球公转时,地轴一直指向北极星附近。
5.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阳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对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6.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同时也在自转,月球公转周期大约是一个月,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大致相同,所以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我们看不到月球的背面。7.英国科学家牛顿经过研究发现: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地球引力。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引力。
8、垂线砣在重力的作用下是垂直向下的,可以检验墙壁是否垂直。
9、不同季节事物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这说明影响四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10、很早以前,人们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就发明了圭表。11、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影子最短;冬至日的正午,影子最长;在夏至日和冬至日之间影子则是逐渐变化的。
12、早晚影子长,温度低;中午影子短,温度高。
13.有些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研究。当不同的假设似乎都能成立的时候,应该改变一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更多更广的方面去思考。
第二单元
1.人类的照明方式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像电灯这样,能够使人类生产和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重大发明和技术称为科技革命。
3.工业时代:从 18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 年~1945 年)。
4.信息时代: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工具和科技产品的特点农业时代 工具和科技产品主要是简单机械类产品,如铁锄、铁犁、风车等,主要使用人力和畜力等自然能源。
工业时代:工具和科技产品更加的精巧,金属的锻造技术也不断提高,如汽轮机、内燃机等,主要使用煤炭和石油等能源。信息时代:工具和科技产品能够体现出精致和智能化的特点,如磁悬浮列车、智能机器人等主要使用电等能源。
5.詹姆斯·瓦特发明了工业蒸汽机;吉尔伯特发现了电力;爱迪生发明了碳化竹丝灯;冯·诺依曼被称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
6.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污染的现象非常多,有些是自然形成的,还有很多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7.水污染原因: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8.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向空气中排放对环境有害、有毒的物质会造成空气污染,这些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工具、制造工厂、建筑施工、生活垃圾等。
9.以建议书、倡议书等方式,为环保部门谏言献策,倡议全社会都来参与水资源的保护与水污染的防治。
10.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大量增加,它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并随着降雨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酸雨。酸雨也是空气污染的结果。
11.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危害实验步骤:(1)取一株室内植物,在三片叶子的表面涂上醋,另外三片叶子的表面涂上水。(2)在接下来的24小时里,观察叶子的变化。实验现象:涂上醋的叶片变黄,逐渐枯萎死亡。实验结论:酸性物质会导致植物死亡
1.观测星空:在晴朗的夜晚,可以选择到较为空旷的地方观测星空,观察星座、行星、卫星等天体的位置和特征。可以使用望远镜等设备进行更深入的观测。
2.参观天文馆:可以参观当地的天文馆,了解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观察天象演示和天文仪器等。
3.参加天文科普活动:可以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天文科普活动,如天文讲座、天文观测活动等,了解更多的天文学知识和观测技巧。
4.制作天文模型: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天文模型,如太阳系模型、行星模型等,通过制作过程更深入地了解天文知识。
5.参加天文竞赛:可以参加一些天文竞赛,如天文知识竞赛、天文观测竞赛等,提高自己的天文学知识和观测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