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六种能力
时间:2025-05-13 00:37:28
答案

领导干部负责领导组织、管理团队,推动事业向前发展,需要具备以下六种能力:

第一,战略思维能力。

这是指干部需要具备制定长远发展目标和规划并落地的能力;

第二,组织协调能力,这是指干部需要具备组织和协调各个部门、人员以达到工作目标的能力;

第三,决策能力,这是指干部在工作中需要在复杂场景下做出明智的决策;

第四,沟通合作能力,这是指干部需要具备与团队、上下属相互协作的能力;

第五,学习创新能力,干部需要具备不断学习新知识、开拓新思路的能力;

第六,执行力,干部需要能够有效实施各项计划与决策,确保工作落地。

领导干部年轻化规定
答案

地方党委书记最佳使用期是40岁至58岁之间,具体一点就是乡一级40岁左右、县一级45岁左右、市一级52岁左右、省一级58岁左右。选拔年轻干部比较理想效果是在各层级最合适年龄段基础降低5岁,即乡级35岁、县级40岁、市级47岁、省级53岁左右。

领导干部应知应会知识
答案

1.党的组织生活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党的生活和党的组织生活,有联系又有区别,党的生活包括党的组织生活,而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从广义来讲,党内各种活动,都属于党的生活。我们通常所说的党的组织生活,它主要依托党支部、党小组开展活动。主要形式有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以及党课、民主评议党员、评选优秀党员和先进党组织等。

党的组织生活的内容一般包括:对党员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及有关业务知识,传达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文件、指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展党员,处理违纪党员和不合格党员,开展适合党员特点的各种形式的活动。

2.党的组织生活会召开时间  

党的组织生活会的表现形式一般为“三会一课”制度。即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在一般情况下,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每季度要上一次党课,民主评议党员每年开展一次。

3.党支部委员会制度  

党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根据需要也可随时召开。必要时也可召开支委扩大会议,吸收党小组长和有关党员干部参加。会议的议题一般包括以下方面:研究、贯彻上级党委的决议和指示,讨论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方针办法,研究党的建设和党员管理教育方面的问题;研究培养、发展新党员方面的问题;讨论研究协调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工作方面的问题。

4.党小组会制度  

党小组会是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两次。党小组会的内容一般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党支部在近一时期的具体任务,紧密联系当前形势和本小组党员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开会前,党小组长应与支部书记和有关委员沟通情况,共同商定党小组会的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并把会议的有关事宜事先通知每个党员。会上,党小组长要认真掌握中心议题,善于启发引导,紧密联系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针对提出来的问题,认真研究整改措施。党小组长对本小组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大胆管理,切实负起责任。党小组会的活动情况要及时向党支部汇报。

推荐
© 2025 PV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