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要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二)年龄要求
1、一般职位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当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三)个人素质要求
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我国现行的国民教育序列中,高等教育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所有公务员考试都要求考生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部分职位有更高的学历要求,比如本科、研究生等,职位表中会标注。公务员考试的学历要求既包括全日制教育学历,也包括具有国家承认(学信网能查到)的电大、夜大、函授、自考、网络等在职或成人教育学历等非全日制学历。
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层级不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国务院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省级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因此,国家级的范围更大,包含的项目更多。
2. 申报和评审程序不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需要经过更严格的程序,包括各项准备工作、专家评审、公示咨询等。申报成功的项目需要经过国家级的评审团队的评估和认可。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程序相对简单一些,由各省市的文化部门进行评审。
3. 保护和管理机制不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由文化和旅游部负责,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和措施,如资助保护项目、支持传承活动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则由各省级文化部门负责保护和管理,也会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但层级和资源上可能不如国家级。
4. 社会影响和重视程度不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具有更高的社会影响力和重视程度,代表着国家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受到国家级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在本地区也有重要意义,但其影响力和重视程度相对较小。
总的来说,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层级、申报程序、保护和管理机制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