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授权法、立法法、国籍法等。
2、行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政府采购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理等(一般行政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出发条理(特别行政法)。
3、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商标法实施细则。
4、商法:对比一下商标法论文。糖尿病食疗与按摩。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企业破产法、海商法。
5、经济法: 有关企业管理的法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乡镇企业法。
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工会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
7、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属于自然资源方面的: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国家法律有:
1、实体法和程序法
比如《民法通则》、《刑法》属于实体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
2、公法、社会法和私法
私法处理平等主体间的关系,比如《合同法》;公法处理不平等主体间的关系,比如《刑法》;社会法介于两者之间,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基本法、法律和法规
基本法只有一部,即《宪法》。法律是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比如《婚姻法》。法规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泛指各类法律以外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比如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的部门规章、地方人大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的地方性规章。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获得全国人大的授权,可以制定关于审判、检察工作的司法解释。
4、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和刑法
可以简单地将规定民事责任的法律理解为民法,其他的类推。所谓的经济法,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门类。
5、国内法和国际法
国内法就是中国国内机关制定的法律,国际法则是指条约、国际习惯等。六、法学的理论分类。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分别是: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这十四门核心课,再加上司法制度、法律职业伦理纪律等内容,基本就是司法考试的内容。
6、法系
现在世界上的法律体系主要分为两大法系,即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民法法系(罗马法系、大陆法系)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英美法系(普通法系)。前者以成文法为主,后者以判例法为主。我国情况比较特殊,属于借鉴苏联经验建立的法律体系,但相对偏向于大陆法系。
21天。根据中国的法定节假日规定,一年中有以下几个法定节假日:
1. 元旦:1月1日,放假1天。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七,通常在1月底至2月中旬之间,放假7天。
3. 清明节:农历四月四日前后,放假3天(2019年起调整为调休,不再连续放假)。
4. 劳动节:5月1日,放假1天。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放假1天。
6.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放假1天。
7. 国庆节: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7天。
总共法定节假日共计21天。
请注意,具体的放假安排可能会因年份、地区和政策调整而有所不同。建议您在每年具体的假期安排前,查阅相关官方公告或咨询当地政府部门以获取最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