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发生后,伤者首先应该立即停止工作,并向上级主管或人力资源部门报告伤情。随后及时就医,以便获得迅速有效的治疗。
同时,伤者应该及时保留证据,如向目击者或同事询问是否有目击证人、拍照或录像等。
最后,伤者应该及时联系所属保险公司,进行工伤申报,以获得合法的赔偿和福利保障。以上是伤者在工伤事件发生后应该做的几个关键步骤,以保障伤者的权益和福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工伤事故发生后,职工应当在两年内向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已经经过工伤认定,且符合法定的赔偿标准,那么工伤赔偿的时效是没有限制的,即使工伤发生已经过去20年,工伤赔偿的要求仍然是有效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职工没有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可能会面临时效性的问题,而且赔偿的金额也可能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少。
不会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需要注意的是,停工留薪期的起止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原则上为受伤之日到鉴定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