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级机构和国外评级机构对巴基斯坦的信用评级不一致,这是由于不同的评级机构有不同的评级标准和方法。
通常来说,国际上常用的信用评级体系是由三家主要的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所掌握的,这些机构的信用评级标准和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之相比,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相对较少,且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认可度相对较低。
此外,巴基斯坦的经济和政治状况较为复杂和动荡,这也增加了评级机构评估其信用风险的难度。一些国外评级机构可能会更为重视政治稳定性、经济增长、财政状况等因素,而一些中国评级机构则可能更注重政策执行力、产业结构、市场竞争力等因素。
因此,不同的评级机构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估结果。同时,由于评级结果对国家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受到一些政治和利益方面的干扰。因此,需要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中保持理性和客观,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2 中国评级机构相对于国际评级机构而言,缺乏国际认可和规范管理,评级标准和方法不尽相同,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另外,印度与中国在地域文化、经济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对于对印度的评价也存在不同的侧重点和考虑因素。
3 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评级标准和规范的培养,提升评级机构的专业性和中立性,同时加深对于印度市场的了解和研究,多维度全面考量因素,才能提高评级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同样的公司,同样的债券,中外评级公司的信用评级差异较大,中国公司给出的评级往往高于海外评级公司数个档次,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公司对于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为 AAA ,大部分央企和国企也给予 AAA 评级,国际评级公司给予中国本外币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分别为 Aa3 、 AA- 和 A+ ,中国企业均不超过上述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