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电饭煲都配备有一个蒸锅(蒸格),使用电饭煲蒸饭,可将米先用锅焯水几分钟至米变大,筲箕滤掉米汤。电饭煲加水,用专用电饭煲蒸锅放在上面,蒸十来分钟即可。
1、米水比例要恰当
先把米在冷水里浸泡1个小时,让米粒充分吸水,这样可以缩短加热时间,减少营养损失。若蒸白米饭,米和水的比例是1:1、2~1、4,一般水高出米2~4厘米比较合适。加水太多,米饭过于烂软,没有口感;水太少的话,蒸出的米饭会太硬,还有可能夹生。如果是大米里面加紫米、高粱或者小米等粗粮,则要适当多加水,因为粗粮很“吃水”。
2、淋些油,加2毫升醋
在盖上锅盖前加入半汤勺植物油,可使做熟的米饭油润透亮,颗粒分明。自来水中的氯气对米中的B族维生素有破坏作用,因此在蒸饭前滴入2毫升米醋,能保护维生素,同时还可让蒸出的米饭松软清香,并减慢米饭在炎热季节变馊的速度。
另外,醋有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效果,可以避免血糖上升过快。用柠檬汁或柑橘汁代替醋也能达到上述效果,而且蒸出的米饭并无醋味,相反饭香更浓。
5、电饭煲档位要选好
一般来说,不同档位煮出的米饭有所差别,“米饭”一档煮出来的米饭口感软硬度适中;“快煮”也是软硬适中,但速度上可以节省近一半的时间,非常适合上班族;“偏软”煮出的米饭口感含水量比较多但不会黏牙,适合家里有老年人的使用;“偏硬”档煮的米饭颗粒饱满,适合年轻人吃。
6、蒸好后再焖5分钟
当电饭煲“跳闸”就说明米饭已经熟了,但如果这时打开盖子盛饭,会发现表层的米饭很粘稠,而锅底则紧紧粘着一层锅巴。这层锅巴不仅无法盛出来,也很难清洗。正确的做法是,当加热开关跳至保温开关之后,不要马上拔插头,让它处于保温状态5分钟,拔完插头后让米饭继续焖5分钟,这样蒸出来的米饭不仅吃起来口感更好,还不容易粘锅。
洗米:先将需要的米淘洗干净,多次冲洗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淀粉,直至水变清亮。
2. 加水:将米放入电饭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冷水和米的比例一般是1:1至1:1.2,具体用量可以根据个人口感和电饭锅的不同而定。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米饭的口感和质量,最好不要将水加多或加少。
3. 浸泡:将米泡在水中15-30分钟,这样可以让米饭更加均匀地吸收水分,减少蒸煮时间。
4. 煮饭:将电饭锅插上电源开关,并按下煮饭键。在电饭锅开始工作后,不要频繁地开盖查看,避免水汽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