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场所要划分毛坯区,成品、半成品区,工位器具区,废物垃圾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应按操 、生产场所要划分毛坯区,成品、半成品区,工位器具区,废物垃圾区。原材料、半成品、 作顺序摆放整齐且稳固,一般摆放方位与墙或机床轴线平行,尽量堆垛成正方形。 作顺序摆放整齐且稳固,一般摆放方位与墙或机床轴线平行,尽量堆垛成正方形。
2.生产场所的工位器具、工具、模具、夹具要放在指定的部位,安全稳妥,防止坠落和倒塌伤人。 、生产场所的工位器具、工具、模具、夹具要放在指定的部位,安全稳妥,防止坠落和倒塌伤人。
3.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入,白班存放量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存放量为加工量的2.5倍,但大件超过当班定额。
4、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在垛底与垛高之比为1:2的前提下,垛高不超出2 m(单位超高除外)、,堆垛的支撑稳妥,堆垛间距合理,便于吊装。流动物件应设垫块楔牢。
物料周转率为3左右一般就是合理的,当然周转率通常越高越好,物料周转率反映了材料的周转速度,即物料的流动性及物料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1. 物料采购管理:负责对仓库的物料进行采购,根据仓库中不同物料的需求及使用情况安排物料采购,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商和签订采购合同,确保仓库物料的供应和质量。
2. 物料入库管理:对仓库的物料进行认真的验收,确认物料品质和数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并及时入库,确保物料质量和数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物料出库管理:根据生产、维修、检修、保养等部门申请,安排出库,按照不同物料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存放、包装,避免损坏和污染。
第 1 页
4. 物料库存管理:根据物料的性质和用途,制定合理的物料库存计划,对库存进行定期清点和对账,确保库存的及时、准确、安全和规范。
5. 物料配送管理:对物料的配送进行监管,确保物料的安全、准确送达终端,避免出现物料缺失或损坏等情况。
6. 物料损耗管理:监督和管理物料的使用和损耗情况,规范物料的领用和使用流程,降低物料的浪费和损耗,提高库存的利用率。
7. 物料台账管理:建立和完善物料台账,记录物料的采购、入库、出库和库存情况,准确反映物料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分类、存档,方便随时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