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长,分为三段,总计有近三千字。
2. 这份献礼是清代道士郑钦立所写,属于祭祀儒家经典、祭孔的礼文,是清代皇帝缴纳祭品时所述的文言文。
3. 清代时期所使用的文字和语言,难于理解,不过通过对其文字和史学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清代封建社会对儒家经典的重视和对文化的塑造影响。
其中还体现了封建王朝对孔子的崇拜和尊重。
1 《三献礼》是一篇文字记载于汉代的史书,全文共分三篇,分别为“大礼”、“中礼”、“小礼”。
2 这篇史书是纪念汉武帝亲自主持的三次祭天而编写的,其目的是歌颂武帝的功绩和威望,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政治文化和宗教信仰。
3 在《大礼》和《中礼》中,详细记录了祭天的仪式和各种礼节,而《小礼》中则是阐述了祭天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当时社会风俗和政治制度的评论。
该书是古代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汉代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礼仪文化的重要依据。
《三献礼》全文如下:
一、 献瑞
时序逢岁首,岁序多太平。江山称春色,丰稔泽祥瑞。万象奉元首,百川朝天悬。启事报恩德,献瑞增岁年。
锦绣环华殿,玉帛薰金鞭。春来百花艳,国色斑斓天。彩云迎佳节,碧水慰苍烟。燕舞长安曲,蝶翩紫禁前。
高山献彩凤,深宫出祥瑞。画阁悬银壶,飞阁引丹衣。瑞乐名神庙,雄文见瑞辞。宝钟嘹亮响,玉壶美酒肥。
二、 献果
国雅传佳节,宫花绕珠帘。聚膳邀佳客,屏烛引清猷。古调新华韵,芳香凉糜间。品味人间福,辞呈万岁山。
鸟啼桃叶底,犬吠皓齿间。宝舆通禁苑,仙管响天衢。珍簋呈珥奏,群贤进举盘。松筒传消息,百果见樱颜。
三、 献花
朝野庆丰年,春华咏闻传。良辰谅已肯,花烛贻共怜。云外杏园晓,天边梅香旋。莺来双桧护,蝶舞万花前。
高节将花献,雅情咏采笺。龙楼凌九重,凤殿曜三年。香阁书文重,瑞草色青莲。微臣亲献庆,愿作太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