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沫儿被誉为“小吃中的活化石”,广泛流传于邯郸、安阳等地的特色小吃。豆沫并不是豆面做的,而是用小米面做成的。而邯郸武安磁山正是磁山文化的发祥地,小米就起源于那个时期,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粟的发现,表明了当时先进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种植业的发展程度。豆沫发源于邯郸的武安、峰峰一带,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就此看来,“活化石”这个称谓,可谓是名副其实。
豆沫的起源据传与商代的伯夷和叔齐有关。《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伯夷与叔齐饿死首阳山后,殷都人感其气节,纷纷祭奠,他们把小米放入石臼中舂成粉齑,做成羹,放入青菜和捣碎的黄豆沫儿,呼之为"豆沫"。
材料:玉米面300克、豆干50克、花生米50克、粉条100克、八角5克、白芝麻20克、食盐6克、五香粉6克。
做法:
1.首先在碗中加入200克细玉米面,加入适量清水,搅拌成没有面疙瘩的细腻面糊。
2.搅拌成这种细腻的玉米面糊,这样可以防止下锅时把玉米面烫熟,造成结块。
3.花生米提前用温水泡软,这样可以减少煮花生的时间。
4.粉条一把剪短一些放入碗中,同样倒入温水,把粉条泡软泡透。
5.再准备两片香干,先切长条再切成香干丁。
6.锅内烧一锅开水,下入粉条、豆干、花生米,加入两粒八角,再加入2克五香粉和3克食盐,持续煮10分钟左右,把花生米等食材全部煮透。
7.煮10分钟后把锅内的八角取出,转小火淋入玉米面糊,全部下锅后搅拌化开,再转大火煮至沸腾,待稍微浓稠一些后关火盛出。
8.盛到碗中后再撒入一些熟白芝麻,这样一道粗粮细作的“豆沫”即可享用。